<legend id="p0m1u"><i id="p0m1u"><del id="p0m1u"></del></i></legend>
    <optgroup id="p0m1u"><small id="p0m1u"></small></optgroup>

    <optgroup id="p0m1u"></optgroup>
  1. <ol id="p0m1u"><output id="p0m1u"></output></ol>
    您好,歡迎來到華源醫藥網! [登錄] [免費注冊]
    音樂小圖標 誠可感天 作詞-王軍  劉家成  作曲:徐遠航  演唱-廖晶(廖導) 播放 暫停 下載 試聽

    華源醫藥網

    政策監管

    9500萬國人患抑郁癥背后,百億抗抑郁藥物市場面臨洗牌

    來源:同寫意作者:未知時間:2022-11-10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以連續且長期的心情低落為主要的臨床特征,嚴重者會出現幻覺、妄想、甚至出現自殘自殺傾向。


    世衛組織近日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全世界有超過3.5億抑郁癥患者。新冠疫情更是讓全球抑郁癥發病率大幅度增加25%,其中隔離在家的居民,就有接近1/3的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失眠以及急性應激反應,有超過10%的人,在疫情發生之后都未能完全恢復正常。


    不斷增加的患者需求推動了抗抑郁藥物的研發生產、更新迭代。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國內企業布局,國內抗抑郁藥物市場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



    01
    超百億抗抑郁藥物市場

    根據《2022年中國抑郁癥藍皮書》,中國有高達9500萬抑郁癥患者,平均每14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癥,每年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40%患有抑郁癥。

    然而,由于人們對抑郁癥的認知率不足,誤解和偏見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診。有調查顯示,在中國,僅有2%的抑郁癥患者接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后果。

    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2020年9月,國家衛健委在《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要求2022年試點地區對抑郁癥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抑郁癥就診率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非精神??漆t院醫師對抑郁癥識別率提升50%等。

    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心理問題重視程度提高,人們對抑郁癥的認知越來越深,對抗抑郁藥的了解也逐漸增強,與之對應的我國抗抑郁藥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數據,2020年我國抗抑郁藥物的市場規模為109.4億元,增長率為16.01%。同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18-2022年,該市場規模將保持12.7%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于2022年達到184.1億元。

    目前,國內市場上,抗抑郁藥物已達30余種。主要分為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三環類抗抑郁藥(TCA)、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NE特異性5-HT抗抑郁藥(NaSSA)、5-HT受體拮抗和再攝取抑制劑(SARIs)等。

    其中SSRI和SNRI幾乎占據了全部抗抑郁藥市場。

    SSRI的作用機制主要是特異性地作用于5-HT轉運體,抑制5-HT的重攝取,進而升高突觸間隙中5-HT 的含量,提高5-HT的功能。SSRI具有抗抑郁譜廣、適用性強、生物利用度高等特點尤其是在用藥安全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患者不慎用藥過量,也不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特別是對有服藥自殺傾向的抑郁癥患者具有特殊的意義,已成為一線抗抑郁藥物。

    SSRI的代表藥物有:帕羅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等。

    SNRI是以特異性地作用于5-HT和NE的雙重作用機理為特征,發揮治療抑郁行為作用主要是通過改變5-HT和NE兩種神經遞質的再攝取功能實現。此類藥物對各種類型的抑郁癥患者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并且具有劑量依從性,同時該藥物對受體部位親和力較差的特點,也極大的提高了藥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SNRI的代表藥物有: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米那普侖等。

    SSRI和SNRI作為前兩大抗抑郁藥物類別,合計占據了近90%的市場份額,且較為穩定。其中的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文拉法辛三者占到一半的市場規模,成為各家藥企爭奪的重點。

    02
    國產替代正當時

    長期以來,國內抗抑郁藥物市場被輝瑞、丹麥靈北和禮來為代表的國際醫藥巨頭所主導。但隨著原研藥專利陸續到期,仿制藥批量上市,國內藥企持續發力,市場格局正在重塑。

    此外,自2019年帶量采購4+7試點開始,抗抑郁藥物被納入集采品種。截至第七批集采,共有9個抗抑郁藥物品種被納入,27個本土企業中標,均為國產仿制藥。


    在集采常態化的加持下,部分熱門品種加速實現國產替代。其中競爭最激烈的品種包括:艾司西酞普蘭、阿戈美拉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

    艾司西酞普蘭由丹麥靈北制藥和美國森林試驗室共同開發上市,2002年獲FDA批準在美國上市,2006年進入我國市場,是抗抑郁的首選藥物之一。目前國內艾司西酞普蘭批文超31個,京衛制藥、科倫藥業等國產仿制藥已逐漸超過原研藥的市場份額。

    阿戈美拉汀是由施維雅公司研發的新型抗抑郁藥物,2009年首次在歐盟獲批上市,并于2011年在我國上市。2014年,豪森藥業生產的阿戈美拉汀首仿藥物獲批上市,并很快迅速占據國內超90%的市場份額,其于今年8月以補充申請獲批過評,成為該產品首家過評企業。

    舍曲林由輝瑞研發并于1991年獲FDA批準后上市,1998年獲批進入我國市場。目前市場格局主要由輝瑞、京新藥業、華海藥業三家企業瓜分。

    文拉法辛由惠氏(后被輝瑞收購)研發,1993年12月獲FDA批準,2000年進入我國市場。目前國內文拉法辛批文超43個,其中康弘藥業憑借首仿身份、劑型創新推出的獨家緩釋片以及進入醫保乙類擁有較低價格迅速搶占市場,與輝瑞形成兩強相爭的局面。

    在帶量采購政策的推動下,抗抑郁藥物在價格大幅下降的同時,仿制藥、原研藥市場地位重新洗牌。隨著抗抑郁藥物過評數量越來越多,原研藥的先發優勢不再明顯,國產仿制藥替代原研藥市場地位已是必然。

    03
    新藥能否攪局?

    在抗抑郁藥物市場內部大換血的同時,來自外部的新型抗抑郁藥物正在嘗試帶來更大的變革。

    當前的抗抑郁藥物仍存在一定生理或心理上的副作用,極大地限制了它們的臨床研究和廣泛應用,并且仍然有很大部分患者對現有療法產生抗性。因此,科學家仍在不斷探索新型抗抑郁藥。

    其中,強生研發的鹽酸艾司氯胺酮鼻噴霧劑(esketamine、Spravato),有別于已有抑郁癥療法大多通過作用于血清素信號網絡,它通過調節谷氨酸受體功能,幫助修復抑郁癥患者大腦細胞的神經連接,成為首個FDA批準的在24小時內顯示減輕抑郁癥狀的藥物。該藥于2019年3月獲FDA批準上市,今年1月在中國遞交上市申請并獲受理。

    AXS-05是美國Axsome公司研發的新型口服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其作用機制與目前已有的大多數抑郁癥藥物不同,它由右美沙芬和安非他酮構成,并且使用了Axsome公司的代謝抑制技術。2021年4月,FDA已受理AXS-05治療抑郁癥的新藥上市申請并授予其優先審評資格。

    卡利拉嗪(cariprazine)是艾伯維公司研發的每日一次給藥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藥效學研究表明,它可能作為部分激動劑,與多巴胺D3、多巴胺D2和5-羥色胺5-HT1A受體具有高親和力。今年2月,卡利拉嗪向FDA遞交補充新藥申請,用于正在接受抗抑郁治療的重度抑郁癥患者的輔助治療。

    國內抗抑郁藥物研發方面,目前已有14個藥品處于獲批臨床及以上階段,涉及天力士、石藥集團、恩華藥業、廣為醫藥等十余家企業。

    其中,研發進展最快的是綠葉制藥的鹽酸安舒法辛(LY03005)。這是一款5-HT、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三重再攝取抑制劑。相比雙重再攝取抑制劑,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快感缺失現象、認知能力以及性功能。該藥的上市申請已于去年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


    此外,2018年《Nature Genetics》刊發核心論文,該研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薈萃分析研究發現,抑郁癥一定程度上由基因決定,且鑒別出44種可引發抑郁癥的基因變體。這項發現能為研制新的、多樣化的抗抑郁療法鋪平道路,未來或將出現更多重磅抗抑郁藥物。


    — 結語 —

    任何輝煌的過往都會隨時間流逝,只有變化是永恒的。隨著我國抑郁癥就診率、治療率的提升,我國抗抑郁藥物市場將不斷擴大。國內企業在以仿制藥優勢搶占國際藥企市場份額的同時,加碼研發新一代抗抑郁藥,未來有望實現全面國產替代。


    熱門標簽:

    新聞動態

    最新黄网址

      <legend id="p0m1u"><i id="p0m1u"><del id="p0m1u"></del></i></legend>
      <optgroup id="p0m1u"><small id="p0m1u"></small></optgroup>

      <optgroup id="p0m1u"></optgroup>
    1. <ol id="p0m1u"><output id="p0m1u"></output></ol>